印度是怎樣的國家?印度的歷史、文化特色與宗教衝突

最近在某些機緣巧合下,我有幸造訪印度這塊土地,親眼看見印度現代與傳統並存,也引發了自己對這個國家的好奇,因此本文將以歷史學者古哈(Ramachandra Guha)對印度獨立之後的敘述,加上自己在孟買幾日的觀察,試著紀錄關於印度的部分面向。

古哈在他關於印度歷史的巨作中——《印度:最大民主國家的榮耀與掙扎(India After Gandhi: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s Largest Democracy)》寫道:「印度全國之中,繁榮與不幸、科技先進與人性低落共存」。

印度二極的差異非常極端,2023年年中印度在成為全球第四個登月、首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後,其科技、技術能力無庸置疑,也幾乎同時成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豐富的人口紅利讓全球無法忽略印度的潛力,但是文盲比率、種姓制度卻也是印度的另一面。

矗立於高樓大廈前的千人洗衣場,是傳統與現代並立的場景。Mahalakshmi Dhobi Ghat

對這個緯度差不多、4000多公里外,和臺灣時差有2.5小時的國家,我們的了解是什麼?你能想像:印度人與動物的和諧關係,讓流浪狗都溫馴到不隨意吠叫、隨便讓你摸嗎!此外,Masala Tea、香料、咖哩、恆河、寶萊塢、人口大國、種姓制度、印度教、泰姬瑪哈陵、菩提迦耶、德蘭薩拉……這些或許都是說到印度會聯想的關鍵詞,不過印度其實不僅如此,如果一言以蔽之,真的是「不可思議」的國度。

孟買火車站巧遇溫馴的流浪狗。不過印度仍為狂犬病疫區,遇到貓、狗、猴類動物還是要小心,避免被抓、咬傷。

印度的歷史:獨立後艱難的民主化道路

2002年時,印度政府以「不可思議的印度(incredible India)」的標語推廣觀光,確實在幅員廣大的印度,一切都充滿了不可思議。

我們對印度最初的了解,或許來自於歷史、地理課本中,那個四大古文明之一的國度,然後歷經了伊斯蘭王朝統治,多元宗教、文化的發展都為這塊土地留下痕跡,後來則在日不落帝國的擴張下,成為帝國王冠上的鑽石,耀眼光環下卻充滿著殖民地人民的苦痛,於是出現了倡導「不合作運動」、主張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的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1869-1948)。

當帝國終於離去,留下了如文官體系、警察、司法和鐵路等可供運作的系統,但也留下了紛亂、衝突,所以「獨立印度的歷史,從一開始就是一處戰火燃起、另一地烽煙平息的歷史」。

孟買印度門,因為恰逢11/26而不能靠近

二戰之後的亞洲,正接連面臨了韓戰、越戰的時候,這個南亞大陸也是風波疊起,戰後的食物短缺、獨立的陣痛、聖雄甘地被刺殺身亡、各邦國加入印度聯邦的角力、印巴分治的衝突和流離的難民,種種情況接連而來。

也是在這段期間,制憲會議召開了。

從首次會議的1946年12月9日,到最後一次會議的1949年11月26日,歷經11次會議、總會期165天、產生了11大冊「見證了印度人的高談闊論,也展現了印度人的洞見、智慧、熱情和幽默感」的會議記錄之後,與會人士思辨出關於國家的理念、理念實行的機制、使用語言和道德願景等,終於完成了這部涵蓋395條、8個附表(註:至2023年12月底為止,印度憲法自1950年施行以來,經歷過106次修憲,增修後的條文總數為448條),可說是世界上全長的成文憲法,達成印度人制定自己憲法的使命。

這是印度獨立之後的重要里程碑,之後則是1952年規劃了首次大選,是不分性別、階級,全面賦予成年人投票權。

民主化後的難題:印度內部的社會衝突

不過,這塊土地上匯聚了許多語言、文字、宗教和族群,還有社會上根深蒂固的階級制度,一切都增添了獨立的印度需面臨的難題。這些問題包括印度社會的穆斯林、賤民和部落的情況,「為了獲得與上層種姓印度教徒的同等地位,這三個社會群體都經歷了漫長痛苦的掙扎」,還有分別在喜馬拉雅山脈二端的克什米爾(Kashmir)和那迦蘭邦(Nagaland)的衝突。

關於這些社會衝突的原因,古哈歸類於幾個主軸:

  1. 種姓制度:種姓制度規範了他們往來和婚姻對象,也形塑了許多印度人的主要認同。
  2. 語言:印度憲法承認了22個官方語言,「每個語言都有獨自的書寫文字,並自誇有數百萬的母語使用人口。想當然耳,國家團結和語言多樣性並非總是能夠相容,操著某種方言的印度人就跟說另外一種語言的印度人發生過爭鬥」。
  3. 宗教:印度人大多數是印度教徒,也有著世界第二多的穆斯林,以及錫克教徒、基督教徒、佛教徒和耆那教徒。(註:據World Religion Database估計,2020年印度教徒約為占印度人口的72.4%、穆斯林為14%、基督教徒為4.8%和錫克教徒1.8%。)
  4. 社會階級:印度有極度富有的企業家,但卻有約四分之一的國民生活在官方的貧窮線下。
  5. 性別:女性曾擔任過15年的總理(註:即甘地夫人,她是印度獨立後首任總理尼赫魯的女兒,先生是Feroze Gandhi,與聖雄甘地無親戚關係),但是殺害女嬰的情況在某些區域仍存在,而沒有土地的勞動者中,婦女是薪資所得最低的群體。

這是獨立之後的印度仍需面對的難題。簡言之,「許多個別的賤民、女性和穆斯林(但部落人數較少)都克服了歧視,而成為成功的專業人士、公務員、政治人物和創業家。然而,整體而言,這些社群依舊是這個國家裡沒有被平等對待的公民。獨立了七十年的印度,上層種姓的印度教男性仍然在共和國的日常生活享有過多的特權」。

印度的宗教衝突:孟買的11/26事件

孟買是印度的商業中心,是一個擁有二千多萬人口、繁忙無比的都會區,充滿了活力,也彷彿是不夜城,即使入夜,街頭上還是人來人往,只有尖峰時段此起彼落的喇叭聲減少了許多。

孟買緊鄰著阿拉伯海,鄰近碼頭處最著名的觀光景點就是印度門(Gateway of India),這個為了紀念首位蒞臨印度的英國國王而建造,並見證了英軍離開的地標;在印度門廣場對面,就是泰姬瑪哈旅館(Taj Mahal Palace & Tower),這個由塔塔集團(Tata Group)於1903年創立的旅館,據說創辦人是因為英國時期許多酒店都有禁止印度人進入的限制,於是開設了一家讓印度人可以自由進入的旅館,一樓也有著孟買第一家有執照的酒吧。幾個街區外便是利奧波德咖啡館(Leopold Cafe),這個由波斯人於1871年開設的咖啡廳,歷史相當悠久。

這些都是觀光客到孟買,必去造訪的景點。不僅如此,這些地方對於當地人也是生活場域的一部分。

延續著前述的宗教衝突脈絡,除了印度、巴基斯坦的紛爭外,1992年位於印度北方阿尤德亞(Ayodhya)的巴布里清真寺(Babri Masjid)被印度教民族主義份子拆毀,因為印度教徒認為該清真寺是建於印度教寺廟的遺址上,而該處又是印度教重要神祇──羅摩(Rāma)的出生地,因此引發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多年的紛爭,現該處在2019年印度最高法院的判決下,歸屬權屬於印度教徒,另外由政府於附近提供一塊土地給穆斯林以重建清真寺。目前清真寺原址處已建造了羅摩神廟,並於2024年1月22日舉行開光儀式

這起拆毀事件引發各地的流血衝突和1993年3月的孟買連環爆炸案,在那之後孟買也發生了幾起爆炸案,皆造成民眾死傷。

時間來到2008年11月26日的晚上,當時盛大的排燈節(Diwali)才結束沒幾天,歡慶的餘韻都還未散去。海岸的彼端,10名來自巴基斯坦的武裝份子悄悄從從孟買南部上岸,到了預定地點後用槍聲昭告他們的到來。他們先攻擊利奧波德咖啡廳、火車站以吸引警方注意,然後攻擊、占領了泰姬瑪哈旅館、歐布洛伊旅館、猶太教聚會場所等地點。

這些都是著名、充滿人潮的區域。泰姬瑪哈旅館是印度最知名的旅館、賈特拉帕蒂.希瓦吉火車站(Chhatrapati Shivaji Maharaj Terminus,舊名為維多利亞火車站)是最繁忙的火車站,每天有數百萬的孟買人搭乘火車通勤工作。光是在火車站的無差別攻擊,便造成約50人死亡、100人受傷,而在旅館內,恐怖分子投擲手榴彈,據說他們還一間間敲響房門,槍殺前來應門的房客。

四天之後這場恐怖攻擊才終於被從德里調來的特殊警力平定,而這波攻擊造成300多名傷者、166人死亡,其中近十分之一為外籍人士。

這起事件為印度、孟買留下深刻的傷口。

對這樣的事件,雖然「孟買有長久的印度教徒——穆斯林族群衝突歷史,可往前延伸超過百年」,不過「孟買平靜且有尊嚴的哀悼亡者,印度教徒並未鎖定攻擊無辜穆斯林」,主使者期望造成一波宗教暴力的目標並未達成。

此外,依《孟買春秋》作者夫妻經歷這起事件的記述,一個月後雖然泰姬瑪哈旅館尚未修復完全,但塔塔集團卻在一個月月內讓旅館部分重新開幕,「對恐怖主義宣示孟買的無所畏懼」,而旅館遭受攻擊的當下,選擇留下協助住客、甚至形成人牆擋下子彈的員工成為重新開幕的主角,罹難員工的家屬也得到照顧。

雖然時間過去,當地人的日子回歸日常,但是彷彿一切又未曾遠去。宗教引發的衝突,幾十年來數起大規模的恐怖攻擊被精心策劃,讓平民付出許多生命的代價,也讓人們進入商場、百貨公司和飯店前的行李檢查,成為生活日常的一部分。

以及重新開幕的利奧波德咖啡廳,刻意保留部分彈孔的痕跡。

小結:試著了解印度模式吧!

對臺灣而言,人口稠密度高代表隨時都能遇見別人,不過在臺生活的印度人的分享,臺灣的人口稠密相較於他們而言,其實人真的不算多呢!因為印度一個邦人口可能就破億了。在這樣人力資源充沛的地方,幾個員工來從事臺灣人以為應該由一個人負責的加油、結帳流程,比如說商品結帳程序分成二、三人或更多人負責,把刷條碼、物品裝袋、遞給客人變成分解動作,各自會有專人處理。

這是印度獨特的人文風景,只是在商店內可能會被人多勢眾的店員先震撼一番。

印度國土很大、人口很多,各邦的差異也難以一概而論,多元的語言和文化、傳統和現代等,找到一種和諧之道並存著。

就像是印度不關車門的火車、公車,乘客們可以找到適宜的乘車之道。擁擠的道路上,塞滿了不同大小的汽車、機車和嘟嘟車,但是駕駛都能以某種默契、保持著看起來很驚悚但又不會碰撞的距離,搭配此起彼落的叭叭聲抵達目的地。還有如果巴士司機有一群學徒小弟,坐在副駕的那位重要性不容小覷,因為鄉下地區的人未必理解方向燈的意義,所以副駕的任務就是必須做出相應的手勢,提醒前後來車:本車要轉彎了。

另外,印度式做事模式非常有文化特色,有些事情看似邏輯讓人難以理解,但卻又是以特定的節奏按部就班、及時完成(這部分可能就是要有印度經驗的人會心有戚戚焉了)。

不關門的火車

回到古哈對獨立後印度的觀察:「印度共和國落實了一個多語言、多宗教的政治試驗」。

印度確實不可思議,回顧這個民主大國一路走來的榮耀與掙扎,一切都不容易,就像古哈指出:「今日的印度人可能比英國人離開這個國家的海岸時更自由,但是肯定還未享有印度憲法制定者希望或冀望他們所擁有的自由」,雖然仍有不盡完美之處,像是應從其他國家學習相關經驗,「以便了解如何限制政治腐敗與任人唯親的影響,如何培養奉公守法的機構,如何公平且快速的執法,如何訓練公僕要不分年齡、階級、性別或種族而一視同仁對待所有公民」。

延伸閱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