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蒼穹下的圍牆

柏林圍牆一角,筆者攝於2018年11月9日。

蒼穹下的柏林

1987年上映的電影《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德文原名是:Der Himmel über Berlin(柏林蒼穹下),導演文.溫德斯(Wim Wenders)為柏林留下最真實的紀錄,透過不少俯瞰的視角,展現了當時的柏林,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莫過於圍牆,沉默不語的矗立在柏林的日常中,無論是黑白或彩色的畫面,無論牆上的塗鴉是否繽紛,圍牆都是冷冽而無語。

鏡頭下高聳圍牆的另一端,只能看到鄰近房屋的上半部,也許那一頭的人們也過著差不多的日常生活,但是遮蔽了視線的高牆,讓一切都難以得知。當時若西邊的人想要到東邊,只能到特定的檢查哨通關、入境,如Friedrichstraße站即是當時平民通行的關口,由於相聚難得,最後二邊親友分離時,由於東德人民需止步於站外,雙方只能在此淚別,因此此處又被稱為淚宮(Tränenpalast)。

這樣的場景是冷戰時期的柏林日常。不過若時間回溯,柏林圍牆雖然是冷戰時期標誌性的產物,但在冷戰情勢開始的時候,戰後被分區佔領的德國,還沒有這麼一道實體的高牆。

高牆平地起

若時間回到1961年,這一年人類首次登上太空,披頭四樂團開始在漢堡登台演出,他們的音樂魅力將跨越國界、席捲歐美。在此同時,東德政府自1961年8月13日開始,於二德邊境築起「反法西斯保衛牆(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即是所謂的柏林圍牆。

這座聳立的圍牆,源於東、西德分裂之始,陸陸續續已有不少東德人口前往西德,為了遏止這樣的人口流出趨勢,於是東德政府在二德交界處建造了圍牆。戰後被一分為二的柏林,原本鐵道運輸都還可以通行,但一夜之間邊境被封鎖,有些車站從此列車只能過站不停,街道間築起了高牆,可能原本是住在鄰近的親友,卻因為居住地分屬不同政權而難以見面。

因此自1961年開始,這道屹立的高牆分割了東、西柏林,分割了德國土地,限制人民的移動自由。而這道防衛牆也隨著時間強化,包含牆邊保留一定空間的無人地帶、瞭望塔,以及賦予邊防軍執勤人員,對欲越境者開槍的權力。

讓高牆倒下吧!

如此的分離將近30年,直到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放鬆了邊界管制,象徵著柏林圍牆倒塌(Mauerfall),隨之而來的是1990年10月3日,兩德正式統一,柏林日常揭開新的一頁。曾被當權者視為防衛的高牆,時過境遷之後已然失去作用和意義,之後陸續由於城市建設而被拆除,柏林目前僅剩下少數幾處,包含:查理檢查哨、柏林圍牆紀念館、東邊畫廊(East Side Gallery)。

在高牆倒下以後,僅存的柏林圍牆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它們無聲的訴說著關於冷戰時期的事、關於當時的人民日常,還有不少發生在牆邊、牆下的逃脫故事,他們有些人成功展開新生活,有些人的年歲或許就停留在那一刻。

這些過往的痕跡,在現今的柏林圍牆紀念館(Gedenkstätte Berliner Mauer)仍清楚可見。戶外展示區所保留的圍牆,地上標示出哪一天幾個人從這裡逃離,對當時的東德人民而言,追求自由的代價,或許便是寶貴的生命。

在另一處的東邊畫廊(East Side Gallery),則是1990年代正當大部分圍牆被拆除時,有藝術家發起了活動,於是來自21國的118位醫術家,在綿延著1316公尺的牆上留下了作品。其中較為著名的作品,如描繪了當時蘇共中央總書記與東德最高領導人間的兄弟之吻,以及至今修復不下四十餘次、結合德國與以色列國旗的Vaterland。

雖然這個露天的畫廊,由於長年的風吹日曬、人為破壞,因此經歷數次修復,也因為區域建設計畫,讓部分圍牆被挪移,種種因素使得東邊畫廊已並非完全相同於90年代時的樣子。不過,這些畫於圍牆上的藝術創作,不只反映了政治氛圍轉變的時代背景下,藝術家的所思所想,更包含了藝術家對創作自由的珍視、對未來世界的和平期盼。

柏林蒼穹下的柏林,仍舊展現出柏林獨特的魅力,而柏林圍牆也持續訴說著冷戰時期的那些事。



Read More?

2 Comments Add your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