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大地心得:史達林與希特勒勢力交錯下的東歐

位於波蘭首都的華沙起義博物館,展示了1944年8月1日開始、為期63日的華沙起義相關紀錄,包含重要人物、武器、文宣、書信、口述紀錄等,館內利用布置和聲光效果,營造出當時的華沙街頭。其中一個展區,是以藍、紅光影投射在東歐地圖上,展現出隨著時序進程德、蘇軍勢力範圍的變化。

戰時東歐籠罩在納粹德國和蘇聯的陰影下,1939年8月23日簽署的《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德蘇即在雙方之間劃定勢力範圍,蘇聯新合併的疆土上開始了一波波的流放,將其中被認為有可能危害蘇聯政權的人,強迫遷徙至西伯利亞,目的在於瓦解當地原有的政治勢力和社會生活。

但這只是在血色大地所上演得一個面向。

血色瀰漫的大地

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的血色大地(Bloodlands),是包含了波蘭、烏克蘭、俄羅斯西部、白俄羅斯,以及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在這個介於納粹德國和蘇聯的大片廣袤區域,成為1930-40年代間,二大強權的勢力此消彼長之處,因為不同政權所推行的政策,伴隨著飢餓、殺戮和死亡,造成期間大約有1400萬的平民失去性命。

1930年代蘇聯的集體化政策,不合理的徵糧制度,加上流放和處決的手段,都對農民造成劇烈的影響,使得農民面臨糧食短缺的情況,進而發生發生嚴重的饑荒,這個情況又以烏克蘭境內最為嚴重,不過政府並沒有及時推行相應且有效的措施,以減緩飢荒的情況,反而認為那些飽受飢荒之苦的人們,是在刻意圖謀破壞社會主義,於是許多等同被切斷與外界聯繫的人們,只能虛弱且無力的死去。

由於死亡的規模過於龐大,當局並沒有留下精確的數字紀錄,不過根據史奈德推估,大饑荒的死亡人數至少是330萬人。

集體化政策的後果,以及1934年《徳波互不侵犯條約》的簽署,內政與外交的不利讓蘇聯決定由農民和波蘭擔任代罪羔羊,在境內發動「大清洗」,許多農民和波蘭裔蘇聯公民因此受害。

接著是1939年德、蘇共同入侵波蘭後,直到戰爭結束前,雙方隨著戰爭的進程共謀、交戰,在勢力範圍互相競逐下,對於當地的知識份子、反抗運動人物、猶太人,或著是一般居民,他們或是被驅逐流放、強迫勞動或屠殺。

每一波勢力的到來,都可能是對當地居民的清算和殺戮。許多死亡未必發生在集中營,反而是在這塊大地上,當地居民所熟悉的生活場域中的某處,甚至有時候該時期的加害者和協力者,可能就是受害者曾經熟悉的近鄰。

如史奈德所言:「這種遭蘇聯與德國先後占領的經驗,讓這些地方的居民面臨更複雜危險的處境。光是遭到占領一次,都有可能讓任何社會在隨後數十年間變得支離破碎,而這種兩度遭占領的經驗,只會讓社會變得更為痛苦與分化。」對於經歷雙重占領的國家和人民而言,戰爭結束並不是這些苦難與分化的終點。

面對過往的人性

史達林與希特勒的願景都曾在此接壤,交錯在那片土地之上,因此「有些歷史現象只有同時去看納粹德國和蘇聯,才能得到全貌」。

當消逝的生命被轉化成統計數字,或可能成為日後當權者詮釋的工具,然而冰冷的數字背後,都曾是一個人,有著自己的經歷、獨一無二的活著。唯有還原他們的人生,才能看清某些現象,如同史奈德定義歷史的功能:「歷史既不僅止於對死亡的紀錄,也不只是對該紀錄的不斷的重新詮釋,歷史介於這兩者之間」。

參考資料:

Violeta Davoliūtė and Thomas Balkelis eds, Narratives of Exile and Identity: Soviet Deportation Memoirs from the Baltic States. Budapest/ New York: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2018.

提摩希.史奈德,《血色大地:夾在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東歐》,新北:衛城出版,2022。

延伸閱讀:

6 Comments Add your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