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世紀末 – 20 世紀是歐美強權對亞洲大逆襲的時代。
身處於這個時代的亞洲各國,不管是日本、韓國、中國,或是東南亞地區,無一不對歐美強權的威脅做出了相應的對策。其中,泰國最著名的事蹟便是「它是東南亞唯一沒有變成西方殖民地的國家。」
- 然而究竟泰國如何應對 19-20 世紀這個充滿變動的大時代?
- 泰國如何從專制王權,變成現在的君主立憲制國家?
- 泰國現在面臨的政治困境又是什麼?
本文希望聚焦於上述問題,簡單講述 19 世紀以來泰國政治發展的大致脈絡。
Note : Thailand 泰國 實際上是 20 世紀以後才有的名稱,20 世紀以前與現今泰國大致位於同一個地域的王國叫做暹羅。但為方便一般讀者 理解 並 想像 該地域的發展特徵,本文會併用 泰國 與 暹羅 兩個名稱。但請記得 1930 年代以前,並沒有 泰國 這個國家,僅有 暹羅 這個王國
19世紀以前的泰國社會:薩迪納制 Sakdi Na
在開始講述泰國政治史前,了解泰國的傳統社會架構是有必要的。對於泰國來說,建構傳統社會框架最重要的制度就是 薩迪納制(Sakdi Na)。
簡單來說,就是「依人民的社會地位高低,授予相應面積土地的制度」。
在泰國傳統社會,法律規定土地是屬於國王的,社會成員透過對國王表示效忠,獲得土地的使用權。
依據曼谷王朝傳統律法,國王需授予不同社會階級的成員與其地位相對應的土地。換句話說,貴族、次等貴族、鄉間小吏、農民能獲得的土地面積是不同的。
因此,人們名義上被授予的土地面積 幾乎代表著他們的「社會身份」與「政治地位」。
作為傳統的農業社會,泰國的貴族大多會將被授予的土地再分配給底下的農民耕作。因此,農民可再細分為直屬於「國王」的農民,或依附於「貴族」的農民。
兩者的差異在於他們是對「國王」還是「貴族」負有勞役、繳稅等義務。
但不管是哪一類的農民,都不能隨便搬家遷移,也不能拒絕 繳稅 和 服勞役。且未經官員許可,不能隨意為他人做工。
此外,泰國傳統社會也有奴隸,於19世紀中葉,奴隸的人數大約佔了整個泰國人口的四分之一 ,他們大多附屬於自己的主人,沒有人身自由。
因為薩迪納制,19 世紀中葉以前,泰國傳統社會的政治樣貌原則上有 國王 與 貴族 兩個統治核心。泰國的王權滲透範圍以首都 曼谷 為中心向外遞減,距離首都越遠的地方,國王的影響力越小,貴族擁有的自治權越大。
像是位於現在泰國北部的清邁,在19世紀中葉時,是一個擁有極大自治權的地方諸侯,當地貴族雖有向泰王定期朝貢,但泰王基本上管不太到當地。
簡單來說,19 世紀中葉以前的泰國其實有 2 個以上的統治核心,雖然貴族名義上臣服於暹羅國王,但國王的權力延伸不到地方,無法有效治理整個國家。
19 世紀末:拉瑪五世 朱拉隆功 的現代化改革
19 世紀末,暹羅鄰近國家已全數淪為英、法等西方列強殖民地,坐落於英、法殖民地間的暹羅,靠著維持英法之間的利益平衡,保持了政權上的獨立。
然而,當時的 暹羅國王 拉瑪五世 朱拉隆功 也意識到了國家的危機,正如當時中國清廷、日本明治天皇一樣,朱拉隆功很快地意識到必須盡快學習西方國家的體制與技術,不然國家最終仍難逃變成俎上魚肉的命運。
朱拉隆功的改革 對於 泰國傳統社會 的衝擊是致命的。
首先他推動了行政官僚制,漸進式地派遣中央官員至地方協助統治,並要求貴族子女進入西式學校,畢業後由中央授予官職重回地方。在此政策的影響下,泰王透過現代官僚體系逐漸掌握了地方的權力,地方貴族勢力逐漸式微。
另一方面,朱拉隆功也推行 土地私有 並 廢除奴隸制,讓原本被綁定在國王、貴族之下的農民可以自行尋覓土地進行開墾,奴隸及其後代可以隨著時間流逝逐漸獲得自由之身。
這項改革擴大了暹羅整體的農地開墾面積、提升了勞動人口,促進了暹羅的經濟發展,且因為奴隸和農民可以自由地離開土地,地方貴族的權力基礎進一步流失。
19世紀末,朱拉隆功的現代化改革觸及了暹羅社會的方方面面,像是興辦新式教育、建鐵路、建立郵政電報制度、鼓勵發展實業等,但影響泰國政治發展最重要的一項,便是建立”新式軍隊”。
朱拉隆功建立新式軍隊的政策,讓新興的政治勢力「軍人集團」得以出現 。而這個軍人集團,正是後來推翻暹羅專制王權的要角。
20 世紀中: 專制王權的殞落 – 1932 年泰國的軍事政變
透過朱拉隆功的改革,傳統地方貴族的勢力逐漸消彌,暹羅的政治權力逐漸集中於泰王一人。此時的暹羅已名副其實地由泰王統治,但經歷了數十年,統治的國王由 拉瑪五世 變成 拉瑪七世,暹羅的專制王權竟在 1932 年被推翻了。
推翻政權的是一個叫 “民黨” (又稱泰國人民黨,泰名:คณะราษฎร) 的組織。
民黨成立於 1928 年,由數位暹羅的海外留學生成立,首領名叫 比里·帕儂榮 ,當時在法國學習政治學。
比里在留學時吸收了西方的政治思想,開始有了 “人民有權決定國家未來” 的想法,並以讓暹羅成為 “君主立憲制的現代國家” 為目標。這個想法不但獲得了海外留學生群體的支持,也獲得了暹羅部分中階軍官的認同。
這些軍官 大部分出身 平民,雖有能力,但卻因為自己的出生並非貴族或王族,使得他們無法成為高階軍官。
當然,要推翻暹羅的專制王權,只靠一個中小型的海外政黨是不可能成功的。這還必須要靠當時暹羅的社會風氣支持。 換句話說,當時暹羅的社會風氣,其實也不滿於國王專制。
那麼究竟為什麼不滿呢?
前面有說到,透過 朱拉隆功 的改革,農民們得以擁有自己的土地進行開墾,財富得以累積,生產的作物產量也在逐年提高,而貿易出口量的提升,也讓暹羅的經濟逐步成長。
眾所周知,當人們有了多餘的錢之後,就會有其他的需求,而這些需求創造了新的職業。商行的職員、做生意的老闆、軍人、警察、教師等等,這些職業因為薪水較農民高,同時又不如貴族、國王有錢有勢,因此普遍被稱為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的人們 與 農民 相比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進行休閒活動,也有更多的錢可以用來投資自己的事業 或是 子女的教育,在此背景下,知識分子的人數也在持續增加。
而這群知識分子, 便是傳遞 “主權在民”、 “靠 努力 就能夠成就自己的人生” 等現代西方觀念的旗手,他們透過發行雜誌、報紙 或是 拍攝影視節目,讓大眾逐漸認識到當時流行的西方價值觀。
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逐漸意識到 “社會頂層、握有最高權力的位置始終都被國王和他的親戚們所把持” 。
而這些 “既得利益者”,對於 讓平民有晉升管道 等事,可謂興趣缺缺。
因此人們的不滿,正逐漸在暹羅境內累積並擴散。而此時又發生了世界性的經濟大蕭條,國王的政策失敗更加深了人們對國王的不滿。
1932 年軍事政變 (32年立憲革命) 的經過
簡單講完了政變發生的背景,我們接下來來講講政變的經過。
1932 年的軍事政變,雖說是軍事政變,但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武裝紛爭。事實上,整個政變都是以相對和平的方式進行的。
1932 年 6 月 24 日,幾名隸屬於民黨的軍官,挾持了在王宮內的禁衛軍、部分王族和高級官員,並宣布民黨已經拿到了政權。
在此背景下,民黨領導人比里 宣布 暹羅自此成為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並獲得了曼谷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商人的廣泛支持。
此時在華欣避暑的國王 – 拉瑪七世 得知政變的消息後,在 “率兵反攻曼谷” 與 “答應和民黨合作” 之間抉擇,最終國王決定接受民黨的提議, 放棄專制,制定憲法,讓暹羅成為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
自1932年的政變之後,又經歷了數場 保皇黨 和 民黨 之間的政變,導致了民黨和國王的關係接近決裂。
最後 泰王 於1935年宣布退位,並由其在瑞士讀書的姪子 阿南塔 . 瑪希敦繼承皇位,是為拉瑪八世。 此後泰王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歐洲直到戰後。
另一方面,民黨黨內由 比里 為首的文官派,與以 披汶·頌堪 為首的軍人派互相爭奪政治權力的情形也逐漸浮出檯面,最後由軍人派的披汶於 1938 年獲得了政權。
自此,泰國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軍人威權統治。
二戰時期的泰國:泰國國族主義的崛起
1938 – 1944 年披汶掌權期間,泰國經歷了二戰,這段時間 披汶 在政治上推行了數個凝聚泰國國族意識、削弱國王王權的政策。外交上,泰國則選擇與日本站在同一陣線。
在凝聚泰國國族意識方面,批汶自 1939 年起共頒佈了 12 個政府通告,將國名由 暹羅 Siam 改為 泰國 Thailand,並宣稱 “泰國” 是 “泰族”的國家,官方語言為 “泰語”。
在此背景下,批汶政府時期的藝術廳長 銮威集,瓦他干,也發表了新的 “泛泰民族主義”,表示與泰族共同族源的民族,例如中國的壯族、水族、瑤族等,老達的老族、緬甸的掸族 和印度的泰族等,通通都屬於泰族的範圍。
在 “泛泰民族主義” 、”新泰國” 的意識框架下,生活在泰國的華人與華僑也受到了影響。政府開始查禁中文報紙、華僑學校,同時成立泰國米業公司、輪船公司、物產公司,將大批華人經營的中小企業併入官辦的國營企業中,試圖將華人文化同化入 “新泰國” 之中。
在批汶專政時期,批汶透過更改國家名稱、修改國歌、提倡新的風尚與社會秩序,灌輸新的 “泰民族意識”,嘗試建立新的 “國民認同”。在此政策影響下,泰國境內許多少數民族受到壓迫並被同化。
另一方面,在外交上,泰國選擇投靠日本,支持當時日本 “大東亞共榮圈” 的主張。原本以為能成為與日本平起平坐的好夥伴,沒想到最後卻成為不斷輸送本國資源給日本的附庸國。
因此,當 披汶 意識到日本即將戰敗後,便逐漸與日本政府疏遠。同時,因黨爭身在海外的 比里 也於二戰期間組成了新的政治集團"自由泰",私下和美國談判,並成功獲得了戰後同盟國的寬容對待。
戰後及冷戰時期的泰國:美國反共基地、政變不斷、泰王回歸
戰後 批汶 因為戰時和日本合作,被迫下台並改由比里回鍋擔任總理。但沒有軍隊作為權力基石, 比里就任總理期間泰國的政局變得很不穩定。沒有幾年,比里就在一次的政變中成為叛徒,並永久流亡海外。
自此數十年間,泰國大小政變不斷,但 1950-1980 年代主要仍由軍人掌權,這段時期統治最久的軍事強人為 沙立.他那叻。
1950-60年代 沙立掌權期間,他重新確立了泰皇在國家政策中的位置,重申口號「民族、宗教、君主」,讓泰王成為統一泰人的精神象徵。雖說泰王重回政治領域可追溯至比里當總理的時期,但泰王的政治地位的逐漸穩固,還是在沙立掌權的時期。
1951 年,續國王 拉瑪八世 的神秘死亡事件之後,拉瑪九世-普密蓬.阿杜德 從 歐洲留學回國,正式即位親政。在沙立的政策支持下,拉瑪九世透過 扶持泰國農牧業發展、興建學校、時常巡視全國,營造關懷愛民的形象,逐漸累積了泰國民眾對他的崇敬與愛戴,並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政治話語權。
戰後及冷戰時期,除了泰王重新回歸政治圈外,在外交上,泰國成為了美國在東南亞的反共基地。此時的泰國和 1950-1960 年代的台灣政治環境有幾分相似,政府拿了很多美國的錢來加強軍備、投資國家建設、鞏固統治者自身的權利,並以 “反共” 之名濫抓政治異議者。
其中最為嚴重的,便是 1973 年 10 月 14 日在曼谷發生的血腥鎮壓事件。
1973 年 10 月 14 日的泰國學運-從威權到民主
自1963 年沙立死後,泰國政權轉由沙立的親信 他儂·吉滴卡宗 掌權。他儂上任後繼續奉行反共產主義,並成為另一個標準的軍人專制政府。
然而隨著泰國的經濟起飛、西方民主思想逐漸流入國內,國內要求政府進行民主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泰國以大學生為首開始了一波示威。
1973 年 10 月 14 日,多達萬人齊聚於曼谷街頭要求政府進行民主改革,但這次的民主運動卻受到了他儂政府的強力鎮壓,軍隊開著坦克車、直升機,手持武器和炸藥攻擊示威群眾。最後總共死了超過百名的示威者,接近千人受傷。
這次事件後,他儂和軍隊在泰國的聲譽一落千丈,加上國王的不支持,他儂被迫流亡海外。而這次事件也被視為泰國政治從威權到民主轉型的重要里程碑。
1970s – 2000s: 從 軍人專政 到 商人主政
10.14 事件之後,軍人政權被邊緣化了一段時間。此段時間由國王指定的左翼人士擔任泰國總理,但仍政變不斷。最後於 1980 年由軍事強人 – 炳·廷素拉暖 獲得了泰國的政權。
與先前軍人威權統治不同,炳不但是國王的忠實擁護者,也選擇與商人、社會中堅分子合作。在炳的領導下,泰國的經濟持續成長,新興商業崛起。同時他也徹底掃除了躲在泰國鄉村、叢林裡的共產黨殘黨。
炳卸任後雖然總理大部分仍由軍人接任,但這段期間透過商業發家致富的商人們,也憑著自己的財力與社會地位,逐漸打入了泰國的政治圈。
其中最著名的商人政權便是 他信,也就是前些年鬧的滿城風雨的紅衫軍事件的源頭。
他信出生於 1949 年,早期靠著自己創辦的泰國電信 AIS 發家致富,並成為泰國知名的紅頂商人。他靠著自己的財力 及 社經地位 組成了泰愛泰黨,參加了選舉。選舉期間,他信發表的政見獲得了泰國中下階層人民的支持與愛戴,尤其是在泰國東北方等較貧窮的地區,他信獲得了很高的得票率。
在大眾的支持下,他信於 2001 年成為了泰國總理,上任後開始推行國企私有化、發展自由貿易,帶領泰國走出了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所造成的陰影,同時出巨資支持農村發展。這些政策使他的支持度進一步高漲,並於 2005 年再度獲選總理,成為泰國首位連任2屆的民選總理。
他信擔任總理期間雖然獲得了許多中下階層民眾的支持,但他的 高人氣 與 不受傳統權威控制 的特質也威脅到了 軍人 與 王室 的政治利益。
2006 年 9 月 泰國又再一次發生政變,有軍人背景的 宋帝 (又譯 頌提·汶雅叻格林,英名: Sonthi Bunyaratkalin,泰名: สนธิ บุญยรัตกลิน) ,在皇室支持下,以 他信 貪汙為由 發動政變,他信滯留海外。此後,泰國國內開始出現兩種聲音,一種支持他信,認為 宋帝 破壞了泰國的民主體制,因為身著紅衣,是謂紅杉軍;一種支持泰王,譴責他信貪汙,因為身著黃衣,是謂黃衫軍。
紅衫軍 與 黃衫軍 開始在泰國國內發起各式各樣的示威遊行,帶起了國際媒體對泰國是否仍無法走出軍人干政、他信是否貪汙等問題的討論。
泰國的政治現況
自 2006 年的政變後,泰國仍然政變不斷。他信這段期間雖然流亡海外,但他信的政治勢力依然繼續影響泰國政壇,前幾年他信的妹妹再度獲選為泰國總理,但又於 2014 年因政變被趕下台。
事實是,自 1932 年政變以來,泰國政治一直深陷於 軍人干政、政變不斷的輪迴之中。
近年泰國最重大的政治新聞,可能就是他信於 2023 年回到泰國接受審判,並獲得泰王特赦。及 他信的女兒 佩通坦 於 2024 年當選泰國總理。但後續泰國政壇究竟何去何從,泰國是否有辦法脫離軍事政變的輪迴,至今仍是未可知。
結語: 泰國是不是一個民主國家? 為什麼政變不斷?
泰國是一個民主國家,而且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現在的泰國有選舉,而且也是透過民主程序選出國家領導人。但弔詭的是,泰國政治似乎有一種 只要有人不爽就來弄個政變 的傳統。
自 19 世紀以來截至 2019 年,泰國總共經歷了 22 次政變 (13 次成功,9次失敗),而且通常政變後都會頒布新憲法,這導致本該為一國母法的憲法在泰國百年內竟有 20 部! (中華民國自 1912年建國以來至今也才 3 部憲法。)
一個政變那麼多,憲法那麼多部的國家,在經濟上竟然還可以成為東南亞地區的前幾名?真的很厲害。
這或許跟泰國政變的獨特性有關。泰國的政變多是不流血政變,雖說是政變,但對社會造成的動盪及影響並沒有我們以為的武裝政變那麼大。
在蒐集資料的時候,聽到住在泰國的外國人在討論 2006 年政變的那一天,他感到很驚訝。街上一如往常,雖然有軍人和坦克車,但軍人慈眉善目,還可以和路人開心合照。這讓他們覺得很震驚,原來政變可以那麼寧靜祥和,和西方國家以為的政變有很大的不同。
假如要讓我總結泰國的政治,可能就是不斷的政變吧!還有要是沒有軍隊背景、王室支持,任何人都很難獲得政治實權。近幾十年來的泰國政治雖然因為 他信 的上任,讓人們相信就算沒有軍隊背景也能夠擁有政權,但 2006 年的政變又再一次證明了這種政治光景似乎也僅是曇花一現。
究竟是什麼造就了泰國這種 政變不斷 的政治環境呢?
就筆者個人的觀點來看,可能是因為泰國過去政變成功了太多次,而政變失敗後要付出的代價又太小所造成的吧。
參考暨推薦書目
1. Kukrit Pramoj, 四朝代
這本書從一位泰國貴族之女的視角,描述了從拉瑪五世 朱拉隆功 到 1932 年政變後的泰國。是非常經典的泰國小說,而且因為是小說,不但具有故事性且非常好讀,很適合讀不下學術書籍的讀者。
比較可惜的是這本書現在比較難找了,可能要到大學圖書館,或上淘寶才找得到,而且只有簡中版。英文還行的話會建議直接讀英文版最方便,因為有 kindle 電子書哈哈。
2. Baker Chris, Pasuk Phongpaichit, A History of Thai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這本是大學生讀物, 比較好讀,有帶入現代國家的概念,能比較完整的了解 暹羅 變成 泰國 的過程。假如是閱讀新手又想看正史的話,最推這本。
3. 《泰國史》,中國社科院
上面那本書的簡中譯本。
4. 周方冶,《王權、威權、金權: 泰國的政治現代化歷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這是論文, 比較難讀,但因為原文就是中文,讀起來會比上面那本中譯本流暢。
5. 段立生,《泰國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可以作為補充資料來看,使用了比較多的中文資料,書中有一專段講述了泰國與中國的關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