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自由行:熱門景點、美食和交通介紹

當初是因為熱愛馬來西亞旅遊的同事介紹,他說檳城融合了多元文化,所以才知道這個地方。後來觀望了機票一陣子,終於成行了!是搭乘星宇直飛檳城的航班,可惜星宇直飛的航班在2025年3月底要停飛一陣子,目前台北、檳城直飛的航線只有華航。

檳城有名的壁畫

檳城大概待三天左右可以參觀喬治城、升旗山這些景點,待到四天可以安排沙灘區。

為什麼好看、好吃、又好玩呢?下文將介紹檳城的背景、特色、景點和美食,以及關於檳城的書籍。

檳城適合幾月去?檳城特色和免費CAT

檳城在7-11月間比較多下雨的日子,不過檳城雨聽說是來去都快,基本全年都滿適合旅遊的,不過氣溫是真的高,要做好防曬。

檳城的華人、馬來人是主要居住人口,還有印度裔和其他背景的居民,源自於檳城的地理位置,因此在1786年時就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殖民地,後來納入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歷史上鼓勵移民前往發展,所以就匯聚了多元族群,也呈現了不同社群、宗教、建築的特色,所以有華人的廟宇、宗祠,馬來人的清真寺,印度人匯聚的小印度,以及英國殖民時期的建築、教堂等等。

檳城Penang Island舊名被譯為檳榔嶼,檳城的首府是喬治市,因為發展的頗早,所以2008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有許多文化融合的建築群,加上多元風味的美食,讓檳城好看、好吃、又好玩。

檳城的交通最方便是用Grab叫車,往來機場也是直接用Grab,很方便,車費不貴;不過返程要使用Grab叫車到機場時,不知道是下午時段的關係,還是剛好地點的關係,我是一度遇到沒有司機願意接的狀況,大概隔了十多分鐘才順利叫到車。

景點交通也有付費的公車(上車時現金購票)和通行許多觀光景點的免費CAT,它就是在既定的路線繞行。CAT經過的觀光景點可參考:CAT介紹

檳城必去熱門景點、交通

升旗山、極樂寺

升旗山是檳城的最高點,還有纜車可以搭上山,山上微涼,風景還不錯,也有一些印度教寺廟、清真寺可以參觀,還有個The Habitat生態公園。

纜車要排隊買票,買票之後要排隊搭乘,其實人潮不少。

因為我是搭公車到升旗山附近,然後纜車來回上下山,所以之後是直接叫Grab到極樂寺附近。極樂寺是規模很大的佛教寺廟,而且歷史悠久,因為寺廟僧侶對清廷的捐獻,寺廟內有慈禧贈與的牌匾。

寺廟建有高達30公尺的觀音像,幾個建築群看似有直達的樓梯連接,但不知道什麼原因,樓梯是禁止通行的。其中有電梯式纜車通行,非常建議搭乘,因為我從寺廟上觀音像處想說還好,於是馬路上去,結果烈日下徒步非常考驗,如果不是有車代步的話,寺廟群間往來搭乘纜車比較好。

我是沒來得及預訂行程,沒想到自由行到升旗山、極樂寺算是有點小挑戰,烈日下又加強了考驗程度,如果想要輕鬆舒適旅遊,非常建議參加行程!

升旗山和古寺觀光行程:Klook

光大觀景台

光大大廈1985年完工時,是馬來西亞最高的大樓,不過在吉隆坡的高樓大廈連續出現後,目前是馬來西亞第14名的高樓(251公尺),仍是檳島最高的建築物。

有很快速的電梯,只是電梯內看不到外面,只有快速變動的樓層數字。

這裡有短影片介紹這棟建築,包含歷史、景館等等,觀景台的透明玻璃還有景觀的介紹。

最知名的大概是全東南亞地區唯一高空透明玻璃走道。如果怕高的話,直視下方建築應該是很可怕。

當時比價時發現,現場買票沒有比較優惠。

光大觀景台購票連結:Klook
光大大廈內別層有水族館,如果時間夠的話可以考慮參觀:Klook購票連結

檳城娘惹博物館

原本是僑商鄭景貴的宅第,整個就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從房屋本身和其中的物品,可以看到峇峇娘惹的生活。

鄭家後人轉給骨董收藏家,現在算是以博物館形式經營,其中藏品豐富,主要都是該經營者的收藏,不過整體建築和祠堂都保留,只是因為博物館入口需要,大門開口不同於當年。

現場購票,定時有中、英文導覽。

導覽精彩度很看導覽人員風格,而且每位導覽人員解說的重點不太一樣,當時我先跟了一場,覺得那位導覽人員解說得還好,另一場的英文導覽很生動,結果導覽結束後,下一場次的中文導覽似乎就是上一場的英文導覽人員,所以就順勢再聽一場。

檳城娘惹博物館官網

張弼士故居

又被稱為藍屋,也是《瘋狂亞洲富豪》的拍攝地之一。

張弼士(1841-1916)年輕時下南洋討生活,後來事業成功成為南洋首富,被稱為「東方的洛克菲勒」,還被封為清廷首任駐檳城副領事,雖然他的商業版圖遍及東南亞許多地方,在各處也置產,不過檳城的故居算是他主要的居所,他遺囑中唯一提到的七太太就是住在這裡。

目前該故居經過修復後,作為旅館開放預訂,也能在這用餐、辦表演活動或婚禮;有提供導覽活動,主要是參觀故居的接待大廳、庭院和二樓的展覽空間。

我自己因為沒有事先預訂到導覽,就只有在故居外觀拍拍照而已。

藍屋一角

張弼士故居官網導覽預約

聖喬治教堂、康華利斯堡、舊關仔角鐘樓(Jubilee Clock Tower)

聖喬治教堂是白白的、很醒目的教堂,而且歷史頗悠久,是由印度受刑人於1818年建成,亦是東南亞地區第一個聖公會教堂。

聖喬治教堂

英國東印度公司於1810年建造完成的堡壘,以18世紀末開始建造時,擔任印度總督的康華利斯侯爵為名,這是一個星狀、相當古老的要塞,現在還有留存砲台,不過雖然是基於軍事防禦目的而建造的堡壘,不過後續用途都是以行政為主。參考Google近期的分享是目前多處整修中,所以不是完全開放。

在康華利斯堡外的鐘樓,當年是為了慶祝1897年時,維多利亞女王即位60年建造,所以鐘樓高60英尺,呼應女王當時在位的六個十週年。不過因為二戰時期的轟炸,所以鐘樓有點傾斜。

檳城鐘樓

李安導演的《色戒》,有一幕便是在這取景的。

這裡很好看,可以排入行程,停留時間大概就是拍照為主(按個人對美照的要求,所以這個時間可長可短)。

CAT有站點在聖喬治教堂、康華利斯堡附近,我自己是覺得二者距離不算太遠。

姓氏橋、壁畫街、檳城孫中山紀念館

這幾個景點其實相距不遠,下午走一走一不小心就都走了,心得是檳城景點滿集中的。

姓氏橋很特別,走在那層層木板下可以看到海,旁邊就是搭建的屋子。

其實這裡就是臨海居民生活的場域,然後依宗族群居而形成,因此有姓周橋、姓李橋等等,現在最知名大概是姓周橋。

壁畫街離姓氏橋不遠,然後壁畫街沿路都是特色小店,時不時能在牆上發現可愛的壁畫,然後我看到了好多貓咪的壁畫。

檳城孫中山紀念館,這是孫中山避居檳城時住的地方,據說是因為前後都有出入口,基於安全理由成為他的理想居所。門票不貴,會有重點解說,說明房屋的背景、照片和物品的故事。

華僑被視為革命之母。所以在檳城有不少華僑商人和民國革命源源的故事,紀念館中提到的幾位僑商,確實也是對民國史中知名的人物。

行程中恰好經過了《光華日報》社址,這是馬來西亞第一份中文報,該報創設目的是孫宣傳革命用。

孫中山紀念館門票可現場購買或Klook訂購:購票連結

特色博物館

檳城有很多特色博物館,像是食物狂想館,可以看到很大的特色菜餚;奇幻世界,感受一下視覺的奇幻效果。

我自己是對這一類的展館興趣還好,所以行程就沒有特別去參觀了。

食物狂想館購票連結:Klook
奇幻世界購票連結:Klook

其他檳城行程:Klook

檳城美食、特色飲品

我的住宿選擇在檳城唐人街附近,所以附近好多吃的,晚上還有小吃攤販出現。

多春茶室

檳城很有名的多春茶室(Google Maps),其實距離住宿也不遠,所以早上走一小段就可以去吃這個檳城特色早點,我個人是覺得翻桌率高,八點左右去其實也不會排很久。

店很有特色,有種只是上午借用巷弄設桌椅用餐的存在。雖然觀光客很多,不過有一些明顯就是在地人來用餐。

碳烤土司、咖啡和美祿都不錯,就是可能對不吃甜的人來說,甜度比較高,因為我喝完在杯底看到厚厚的一層糖,不過可以不盡力攪拌來避免過甜。

古蹟改建的最美星巴克

在聖喬治教堂附近的星巴克Starbucks Coffee Green Hall(Google Maps),是老建築改建,所以整個非常漂亮且獨特。

若有經過,一定要進來內用,感受一下建築的美和冷氣的涼爽!

關於檳城的書籍

Source: 讀冊

《發現峇峇娘惹:推動近代東南亞發展的神祕商業貴族

峇峇娘惹是指華人移民與當地人通婚的後代,他們融合了華人習俗和當地文化特色,產生了獨特的飲食、文化面貌,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印尼等國度都有他們的足跡,作者走訪了數個東南亞國家,探尋峇峇娘惹這個獨特的群體。

算是易讀、好懂的非學術著作。

書籍資訊與購買連結:博客來 / 讀冊 / 樂天Kobo

Source: 讀冊

《歸屬之儀:馬來西亞檳城華人社群的記憶、現代性與身分認同》

這是關於檳城華人的研究,展現檳城的華人宗教、社群、歷史和認同。

是學術著作,作者親自在檳城田野調查的研究成果。

書籍資訊與購買連結:博客來 / 讀冊

boba-icon
請我喝珍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