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是後悔還是慶幸製造了原子彈 ? -原子彈之父生平

1945 年 7 月,史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試爆成功。當時原子彈計畫的負責人 奧本海默 說了一句話

「這一刻我成了死神, 世界的毀滅者」
“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

《薄伽梵歌》

2 個月後,原子彈在日本廣島引爆,造成超過 20 萬人死亡。原子彈不但成為了當時世界殺傷力最強的武器, 更讓人類擁有了一瞬間毀滅世界的力量。

那究竟原子彈是如何誕生的呢? 製造者是慶幸還是後悔做出了原子彈呢?  

本文簡述了奧本海默的生平, 透過闡述「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一生, 探究奧本海默究竟如何看待「原子彈」及「核子武器」的誕生,並追問他最後究竟是後悔還是慶幸製造了原子彈。

童年、青年到物理學家

1904 年, 奧本海默出生於紐約的一個德裔猶太人家庭。母親是一位畫家,父親是一位商人,家境富裕,因此家裡有很多資源可以培養小奧本海默的興趣。

小時候的奧本海默受到爺爺的啟發,特別喜歡地質學。有閒時就喜歡到各地蒐集石頭,為此父親還給他買了顯微鏡和各種地質學書籍,他父親甚至還鼓勵小奧本海默在專業地質學家的聚會上發表自己的研究看法。

從小只要對什麼事情有興趣,奧本海默就能一頭栽進自己的世界。進入中學的青年奧本海默也不例外。因為從小就喜歡讀書,加上自己本來就很聰明,中學時期的奧本海默完全就是個學霸!畢業時他靠著全 A 的成績申請上哈佛大學化學系。

進入化學系後, 奧本海默在學校遇到了著名的物理學家 Percy Bridgman( Percy 後於 1945 年獲得諾貝爾獎), 並接受他短暫的指導。自此, 他便決定未來要朝物理發展。

哈佛畢業紀念冊上的奧本海默照片, 1920 年。souces: national park service

3 年後, 他成功申請進入 劍橋大學 Ernest Rutherford 教授的 Cavendish 實驗室攻讀物理學博士, 但進入劍橋大學卻是他痛苦的開始。在學期間, 他發覺他真正有興趣的是歐陸學界盛行的理論物理學, 而非當時英國流行的實驗物理學。

為此, 奧本海默決定離開劍橋, 轉往德國哥廷根大學繼續學業, 最後才順利拿到物理學的博士學位。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任教

奧本海默拿到博士學位後,接受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邀請到物理系任教。當時奧本海默選擇柏克萊而非紐約的大學, 是因為他認為在加州才能真正地從白紙上建立起自己的東西。因為當時的加州, 相較於紐約, 仍是一塊待發展的新興之地。

而他的選擇也沒讓他失望, 在奧本海默和同事們努力下, 加州柏克萊大學很快就成為了美國理論物理學的重鎮。奧本海默除了研究能力超群, 在指導學生上也很有自己的一套, 他的學生不少後來都得了諾貝爾獎。

而他與研究生之間的關係也非常親密,不但常常一起出去喝酒吃飯,甚至還會在金錢上援助較清寒的學生。但也是因為和研究生之間這層關係,使他逐漸意識到 “政治” 的重要性。

參加左翼活動

30 年代時, 奧本海默其實對政治沒什麼興趣,他的生活圈也與當時的社會有點脫節。當美國大蕭條發生時, 奧本海默過了好幾個月才知道。當時他的學生受大蕭條影響生活陷入困頓, 那是他第一次察覺政治對一般民眾生活的影響。

1940 年歐戰爆發後, 他對政治的態度就開始轉趨積極了。當時的美國學生普遍同情在東部和納粹作戰的蘇聯,因此不少人加入了共產黨。當時奧本海默的學生, 甚至弟弟 Frank 都是共產黨員。但真正讓奧本海默開始投入左翼運動的卻是他當時的女友 Jean Tatlock。

Jean Tatlock in her 20s
20 歲左右的 Jean Tatlock,
sources: wikipedia
奧本海默的弟弟 Frank Oppenheimer, 也是一位物理學家。
sources: guardian

Tatlock 是一位在史丹佛大學主修心理學的研究生, 在 Tatlock 的引介下,奧本海默開始參加左翼的政治討論會, 並透過美國共產黨給西班牙內戰的難民捐款。因為共產黨的反法西斯立場, 當時的奧本海默同情並支持左翼運動。也是在這段時期,奧本海默認識了法國文學教授兼資深共產黨員 Haakon Chevalier, 臭味相投的兩人很快就成了好友。

雖然不久後奧本海默就和 Tatlock 分手。也在了解蘇聯真實生活後對共產主義不再抱持浪漫的幻想。但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這段「左翼」的經歷將為他往後的人生帶來巨大的麻煩。

——————————————————————————————————————–

1939 年, 美國總統羅斯福收到了一封愛因斯坦屬名的信, 信中說到德國科學家正在研發一種毀滅性武器。假如德國最後真的研發出這個武器, 不但能瞬間扭轉二戰局勢, 更可能導致德國最終掌控全世界。

這句警語無疑讓羅斯福開始思考並準備相應的對策。1941 年 10 月, 為了要早德國一步研發出「原子彈」, 曼哈頓計畫誕生了。

成為曼哈頓計畫領導人

奧本海默加入曼哈頓計畫的契機起源於他的一位好友兼同事 Ernest Lawrence。Lawrance 是原子能的權威學者,  1939 年因為發現 cyclotron 粒子加速器 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使他成為曼哈頓計畫領導人的有利候補。

Ernest Lawrence, 奧本海默的好朋友兼同事

但相比於自己, Lawrance 卻認為奧本海默更適合坐這個位子, 並把奧本引薦給當時曼哈頓計畫的負責人 Leslie R. Groves, Jr. 將軍。經過了一次與奧本海默的會談後,  Leslie 很快便認定奧本海默適合這個位置。因為他不但能夠統整資訊, 針對問題提出有利的解決方案, 甚至還能和 Leslie 討論任何話題, 這讓 Leslie 對奧本海默印象深刻。但 Leslie 之後也直言: 「經過那次會談後, 我知道奧本海默對運動一竅不通。」

Leslie R. Groves, Jr., 曼哈頓計畫的負責人

雖然獲得了 Leslie 的信任, 但軍方內部仍有許多疑慮。首先, 奧本海默沒得過諾貝爾獎。 這可能讓他難以指揮底下一票得過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再來是奧本海默的左翼背景。

其實在奧本海默就任前, 美國情報局就已調查了他過去的活動和身家背景。當時情報局內就有人質疑他和左翼分子過從甚密, 認為他不能勝任如此高機密的科學任務。但在 Leslie 的保證下, 奧本海默最後還是成為了曼哈頓計畫研發方面的最高領導人。

研發原子彈與三一試驗

加入曼哈頓計畫之後, 奧本海默認為當時分散各地的研究團隊浪費了大量人力和時間。為此他認為要尋覓一個偏遠的地方把全部的人集結在一起, 一來科學家之間可以互相溝通交流, 免去研究重複的問題。二來也可以達到保密的效果。在此背景下, 奧本海默於 1942 年選定美國新墨西哥州 洛斯阿拉莫斯 作為曼哈頓計畫的研究總部。

曼哈頓計畫時期的奧本海默與 Leslie

研發原子彈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 「如何觸發元素鈾的連鎖反應, 同時又能讓我方有一定的反應時間」。

原子彈強大的威力來自於 高純度鈾、鈽的連鎖反應, 因此研究如何觸發鈾、鈽的連鎖反應就是重中之重。當時分別研發出了兩種觸發方式: 槍式 和 內爆式。

而要讓原子彈能夠被投擲, 就必須讓炸彈在被丟之前能夠被穩定地運輸。在投放之後, 軍隊必須有時間可以遠離現場。

而曼哈頓計畫最主要就是在解決如何觸發元素鈾、鈽的連鎖反應 和  如何讓原子彈能夠被安全運送並投擲 這兩個問題, 至於最終如何順利解決這兩個問題, 因為涉及複雜的科學解釋, 在此就不贅述。推薦大家可以參考這支影片: 造一顆原子彈有多困難?濃縮鈾如何製造?《奧本海默》背後的細節!原子彈究竟是文明之火?還是毀滅之火?

原子彈被順利研發出來後, 為了確定原子彈的穩定性及可行性。奧本海默和科學家們最終選定在新墨西哥州美國空軍基地的一塊空地進行原子彈試爆, 奧本海默稱這次試驗為 三一試驗。三一 Trinity 是基督教裡聖靈、聖子、聖父的意思, 富有獨特的宗教哲學意涵。不知道奧本海默是否是認為這次的原子彈試爆也深具宗教哲學意味, 才以此命名。

1945 年 7 月, 三一試驗成功了! 但當時德國卻早已投降。奧本海默沒想到的是, 這顆已不知道為何要製造的原子彈, 最終會將他此生根本沒去過的國度 – 日本, 染成一片血紅。

三一試驗, 原子彈爆炸 10 秒後

1945 年 8 月, 原子彈被用於結束美國與日本間的戰事, 二戰正式結束。但被原子彈開啟的潘朵拉之盒, 卻無法再闔上了…

50 年代, 美國為了和蘇聯抗衡準備研發更強大的核子武器。這次, 奧本海默選擇退出, 他成為美國聯邦諮詢委員會的顧問, 並盡力阻止美國繼續研發更強大的氫彈。

或許, 1945 年 10 月奧本海默對美國總統杜魯門講的一句話, 能更好的表示他此時對核子武器的想法:

 

Mr. President, I feel I have blood on my hands.

總統先生, 我覺得我雙手沾滿了鮮血”

麥卡錫主義與迫害

時間不知不覺推進到了 50 年代, 美國與蘇聯間的關係逐步惡化, 冷戰揭開序幕。美國內部興起了麥卡錫主義, 只要曾和共產黨有過關係的人都難逃被政府跟監、抓起來審判的命運。

在此背景下, 奧本海默 30 年代的左翼運動史又再度被政府翻出, 加上他先前反氫彈的立場不但讓他樹立了不少敵人, 且看起來更為可疑。奧本海默因此被貼上了”疑似蘇聯間諜”的標籤, 開始被政府跟監和竊聽, 並被迫辭去政府部門的所有職務, 甚至連自己當時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職位也快要不保。

這個狀況要一直持續到 1966 年美國總統甘迺迪授與他恩里科·費米獎才稍有好轉, 但一切似乎已經太遲了。

獲獎隔年, 奧本海默在普林斯頓家中因喉癌病逝, 享壽 62 歲。 

後記 – 他是後悔還是慶幸製造了原子彈?

透過簡單了解奧本海默的生平, 不難發現奧本海默對製造原子彈有一段心境轉折。針對奧本海默是否後悔研發原子彈這個問題, 我想可以從幾個層面作思考

作為愛國者的奧本海默

在美國參戰之前, 奧本海默是同情左翼的。這一方面是受家人朋友的影響,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奧本海默骨子裡就是個反法西斯分子, 兩兩相加變成為了 1930 年代的奧本海默。

但自從美國參戰之後, 奧本海默就積極想參加政府的軍事研究計畫。他甚至為此刻意避免再與先前認識的共產黨朋友有所接觸。且在 FBI 的檔案報告裡也有明確提到奧本海默在擔任曼哈頓計畫負責人期間, 有刻意嚴加提防任何他懷疑是共產黨份子的人。可見奧本海默是個忠實的愛國者。

當時的奧本海默之所以參加曼哈頓計畫, 很明顯是害怕德國真的早美國一步先做出原子彈,這樣的想法當時許多參加曼哈頓計畫的美國科學家都有。但這樣的信念卻隨著德國的投降而開始動搖。

1945 年 5 月, 德國投降, 推動美國科學家製造原子彈的動力瞬間瓦解。諷刺的是, 當時原子彈的研發早已完成了最困難的階段。 箭在弦上, 不得不發。

德國投降後, 奧本海默的選擇是?

1945 年 7 月原子彈試爆成功, 當初製造原子彈的動機卻早已不在。後來美國打算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此時的奧本海默雖然同情無辜的日本人,但仍認為原子彈有它的作用。

奧本海默仍認為原子彈將有助於防止戰後美國和蘇聯之間的軍備競賽-只要美國將已製造出原子彈並準備在日本投下的情報分享給蘇聯,讓蘇聯能放下對美國政府的戒心。

諷刺的是,美國總統杜魯門根本不打算和蘇聯分享這項情報。原子彈最後成為美國政府手上的籌碼, 讓美國可以依靠這項武器鞏固自身在國際社會的領導地位。而最後也正如奧本海默所預料的,美國和蘇聯開始了為期數十年的軍備競賽。

原子彈被投放到日本後, 奧本海默明顯是反對繼續使用核子武器的。這從他在 1945 年 10 月對杜魯門說的「我手上沾滿了鮮血」, 與他事後反對繼續研發氫彈的立場都能看出來。雖然杜魯門直接說: 「決定要丟原子彈的是我, 並不是奧本海默。」但仍能感受到當原子彈真的被拿去殺人,奧本海默由此而生的滿腹罪惡感。

從以上這些事實都可以知道奧本海默對原子彈是抱持一種鄉愿的,一開始只是希望能早德國一步製造出原子彈,如此才能保護自己的國家。後來雖然已贏過德國,但仍希望藉由原子彈促進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理性和平。

他可能從來都沒有想過當美國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原子彈的國家時,美國政府會選擇使用原子彈去殺人。

那他到底是慶幸還是後悔製造出原子彈呢?

可能都有吧。慶幸製造出原子彈讓美國免於危難,後悔製造出原子彈讓世界隨時可能毀於一旦。

參考暨推薦書目

1. American Prometheus: 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J. Robert Oppenheimer

 

博客來>> TAAZE(二手書)>>

2. 奧本海默(套書/上下兩冊)

這本是上面那本的中譯本

博客來>> TAAZE(二手書)>>


延伸閱讀:

https://humanitiescorner.art/%e6%9f%8f%e6%9e%97%e8%92%bc%e7%a9%b9%e4%b8%8b%e7%9a%84%e5%9c%8d%e7%89%86
https://humanitiescorner.art/%e5%be%b7%e5%9c%8b%e5%a6%82%e4%bd%95%e9%9d%a2%e5%b0%8d%e3%80%8a%e7%88%b6%e8%bc%a9%e7%9a%84%e7%bd%aa%e6%83%a1%e3%80%8b
https://humanitiescorner.art/%e3%80%8a%e8%8a%b1%e6%9c%88%e6%ae%ba%e6%89%8b%e3%80%8b%e9%9b%bb%e5%bd%b1%e8%a7%80%e5%be%8c%e6%84%9f%ef%bc%9a%e5%8c%97%e7%be%8e%e5%8e%9f%e4%bd%8f%e6%b0%91%e6%82%b2%e6%ad%8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